当今社会
大多数年轻人
平时饮食作息都不太规律
晚上下班经常邀约三五好友
坐在一起
吃点烧烤、喝点啤酒
听着是不是很酸爽?
其实你们不知道
这样的危害也是杠杠的!
殊不知,有种疾病——结肠癌
正在悄悄靠近你们……
结肠癌与大家的生活和饮食息息相关,目前在中国的发病率仅次于肺癌!那如何与结肠癌打一场聪明的战争呢?合江县中医医院肛肠科副主任、副主任医师李焰军提醒您,这4个身体讯号一定要注意了!
结肠癌之所以没有肺癌那么容易受到重视,是因为肺癌引起的症状更加典型。而结肠癌,往往只是表现在大便上,这很容易被忽视。
大便出现异常要警惕
第一,很多人一直有大便形状改变,却没有重视,早期结肠癌可能仅仅表现为大便形状变细,所以平时不注意观察的人,很容易延误检查。
第二,一出血,首先想到的是痔疮,却极易误诊,十人九痔,痔疮实在太普遍了,但有时候,大便带血,却未必一定是痔疮,还有可能是结肠癌。
第三,便秘,想到的是通便,而不是检查,很多人饱受便秘困扰,却不愿意到医院检查。
第四,腹泻,如果出现大便一天四五次,甚至更多,而且完全不成形,这同样让人苦恼,也最好检查一下。
结肠癌的高危因素有哪些
1、有家族病史
高危人群首先要考家族性倾向。如果家族中有一人患过结肠癌,该患者直属家系都属于结肠癌的高发群体。
2、40岁以上人群
没有结肠癌家族病史的人,从40岁开始也要高度关注这类疾病,因为随着年龄增加,肠癌的发病率将越来越高。
3、饮食结构不合理
饮食结构不合理与肠癌的发生也有一定的关系。精细饮食的人吃得少而精,特别是高脂高蛋白饮食,可刺激胆汁分泌,代谢后的次级胆酸是较强的致癌物。尤其对有便秘习惯的人群,有毒物质储积在肠道的时间越久,对肠粘膜的刺激和破坏越大,致癌的可能性越高。
4、摘除胆囊后的人群
摘除胆囊后的人群胆汁直接进入大肠,这类病人发生大肠癌的几率也比普通人高。
如何做到早期发现和预防
从正常肠粘膜发展到腺瘤性息肉(特别是绒毛状腺瘤,癌变几率达到25%-85%)再到肿瘤,一般需要5-10年的漫长历程。其间,在没有症状的前提下,40岁开始做肠镜检查,能起到早发现肠癌的作用。在普查中如发现长了息肉,切除后要定期复查。
预防措施
1、日常饮食主张多吃高纤维、低脂肪的食物,譬如蔬菜、水果等,不主张吃煎炸食物及动物油。
2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,不抽烟、少饮酒,少熬夜,养成每天排便的习惯,防止便秘。
3、适当补钙,减少肠息肉的发生。
总的来说
但凡大便出现以上所说的任一种改变
或是不明原因的消瘦、贫血
或摸到腹部有肿块
都要第一时间到正规医院就诊
肛肠科简介
合江县中医医院肛肠科人员配备合理,技术力量雄厚。科室开设床位30张,医护人员12人,副主任医师1人,主治医师1人,住院医师3人(研究生1人)。科室注重人才培养,定期派遣科室人员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,先后到四川大学华西医院、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、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院学习先进的技术及理念,并应用于临床中。科室拥有结直肠镜,肛肠综合治疗仪、肛周熏洗仪、红光治疗仪、中药离子导入治疗仪等先进技术设备。
科室坚持以病人为中心,充分发挥中医、西医的优势,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,诊治肛肠科常见病、多发病及疑难疾病。坚持无痛微创的手术理念,积极开展各类肛肠手术(痔疮、肛瘘、肛周脓肿、直肠脱垂等),痔疮微创手术(PPH,TST,RPH、注射治疗等),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,结直肠息肉内镜下治疗等。
科室主任:李焰军
科室电话:0830-5217461
科室地址:老院区住院部一楼
李焰军简介
李焰军,中共党员,肛肠科副主任,副主任医师,本科学历,西南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毕业。中国西南西北肛肠理事会理事,四川省中医药学会肛肠专委会青年委员,泸州市乳腺医学会委员,泸州市外科医学会委员。曾在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胃肠乳腺外科、消化内镜科、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胃肠外科、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肛肠专科学习。擅长各种痔、肛瘘等肛肠疾病,胃结直肠良性、恶性肿瘤、各类急腹症、乳腺癌、乳腺增生病、乳腺炎的防治,能熟练的运用胃镜、结肠镜对胃肠疾病进行诊治及腹腔镜下结直肠肿癌的手术治疗。